字 典 词 典 成 语 诗 词 藏头诗 查名人 找同名 经纬度 粤语发音
婴儿起名 公司起名 产品取名 成人改名 个人测名 公司测名 测英文名 网络域名 起英文名
测八字 百家姓 个性网名 诸葛神签 阴阳历 现代命名 设计图章 推荐大师 中华风水
查生日 看吉日 周易常识 姓名学堂 公司查询 名字趣闻 签名设计 历史今天 系统帮助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看不清,双击一下
Cookie:
  
名字趣闻名和名人  
姓名学堂姓名与易经  姓名与人生  
婴儿起名
周易常识周易理论  命理常识  
    中国对天安门广场游行进行清理(
    德国著名作家海因里希·伯尔诞辰
    拉萨发生严重骚乱事件(1989
    山东“阳信事件”发生(2000
    香港七一游行:50万人抗议《香
    俄国妖僧拉斯普廷被杀(1916
    肖山令中将殉国(1937年)
    日俄战争爆发(1904年)
    日食试验证明了爱因斯坦的理论(
    胡耀邦在北京逝世,首都发生反革
    中国工商银行成立(1984年)
    中国正式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
    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
    活跃农村经济,中共中央、国务院
    天安门城楼正式对外开放(198
    欧洲经济区成立(1994年)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1995年)
    湖南电视台卫星频道首播(199
    我国与南非建立外交关系(199
    欧元诞生(1999年)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历史上的今天  苏联领导人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被判死刑(1936年)
苏联领导人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被判死刑(1936年)
 进入贴吧参与讨论
Http://www.uname.cn 2006-11-15 18:30:00 点击数:    双击滚动
关键字:0824 

1936年初,内务部秘密政工局局长莫尔恰诺夫召集近40个工作人员开了一次特别会议。到会者有内务部里最重要的几个局的头头及其副手。莫尔恰诺夫宣布:暗害基洛夫的阴谋集团与侨居国外的托洛茨基有联系,“反革命地下组织”的领导人是从托洛茨基那里接受新的密令的。为了把托洛茨基说成是一切“反革命地下组织”的组织者和领导人,内务部曾经凭空捏造出一个“阴谋联系网”,说这张网是从丹麦、法国和挪威伸向苏联的,因为托洛茨基曾在那几个国家居住过。

  现在,为了使这一说法站住脚,内务部头目召来了拘捕在案的哥尔茨曼等人,授意他们在公审时坦白认罪,说自己曾与国外的托洛茨基见过面,并从他那里得到过指令。于是,经过精心编排的一幕戏剧便开场了。

  在一次审判中,哥尔茨曼供认说,1932年11月他因公到柏林出差时,曾秘密地在那里与托洛茨基的儿子列夫·谢多夫碰过头,并受阴谋组织的一个领导人伊·尼·斯米尔诺夫的委托,将一些文件和以后联系的密码交给他转送托洛茨基。第二次碰头时,谢多夫建议哥尔茨曼同他一道去见住在哥本哈根的托洛茨基。

  “我当时就同意了,”哥尔茨曼说道,“但我提醒他,为了不招人耳目,我们不能两人同行。我和谢多夫商定,我过两三天再去哥本哈根,住布利斯托里饭店,并在那里与他碰头。我出车站后便直奔饭店,在登记处见到了谢多夫,1点左右,我们就动身去见托洛茨基。”他还承认,托洛茨基告诉他:“……必须除掉斯大林……必须精心挑选合适的人去执行这一任务。”

  可是,一个星期之后,丹麦政府的官方报纸《社会民主》披露了一条惊人的消息,声称“布利斯托里”饭店早在1917年就因大楼拆除而关闭了,可是哥尔茨曼却说,1932年他在那里与谢多夫碰头,尔后又一起到托洛茨基的住宅去,他的这个说法怎么可能是真的呢?

  美国一位著名的哲学家约翰·琼组织了一个专门小组,调查莫斯科强加给托洛茨基的罪名。

  该专门小组还准确地查明,在1932年11月23日到12月2日这段时间里,即托洛茨基在哥本哈根的那些日子里,他的儿子一直在柏林考试。证据是当时在柏林最高技术学校学习的谢多夫的成绩册、有校方签字盖章和教师签名的考卷、注有日期和签字的考勤簿。另外,可以作证的还有谢多夫给父母的信件。

  斯大林在得知丹麦报纸的报道和美国学者的调查结论后,简直气疯了:“真见鬼,你们怎么想出这么个饭店!应该说他们在车站见的面,车站是拆不掉的1他命令亚戈达进行调查,查出是哪些内务部人员如此粗心,使得整个审判威信扫地......。亚戈达怀着一丝扭转败局的希望,立即将内务部外事局一个颇有经验的工作人员派到哥本哈根,要他在现场观察一下,看看内务部能否在那里做些手脚,作一点补救。

  内务部为使托——季反苏联合总部案得以成立,把流放中的以及各地监狱里的近300名原反对派成员弄到莫斯科来审讯,用威胁、许诺或其他手段,迫使他们承认自己是阴谋活动的参与者,并供认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是他们的头目。

  当斯大林听说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表现坚强”,拒绝在所要求的供诉上签字时,感到非常气愤,他那略为嘶哑的声音里会突然冒出格外浓重的格鲁吉亚土腔:“告诉他们,无论他们做什么,都阻挡不了历史的发展。他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去死或去保住自己的臭皮囊。给我狠狠地整,直到他们爬到你们面前开口坦白1是的,斯大林这次要跟他们算总帐,并且从此一笔算清。

  1936年7月间,季诺维也夫同叶若夫和莫尔恰诺夫进行了一次通宵达旦的激烈谈话。谈话结束后,季诺维也夫回到了囚室,突然提出要与加米涅夫作一次单独的会面。有迹象表明他准备投降,并想与加米涅夫商量一下自己的决定。这对于内务部来说,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事,行动分局副局长在会面的那间囚室里安上了录音机。

  会见后,季诺维也夫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认为必须出庭,但得有一个条件:斯大林必须亲自证实叶若夫以他的名义许下的诺言。加米涅夫虽有些犹豫和不满,但最后还是同意了他的看法,并提出了谈判的条件,即斯大林必须当着全体政治局委员证实自己的诺言。

  斯大林马上得知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的思想状况。在亚戈达、莫尔恰诺夫和米隆诺夫详细地向他汇报事情经过时,他掩饰不住满意之情,预计这两人终将屈服。听完汇报后,他站起身,精神抖擞地搓着手,对部下予以赞赏,并决定改日在克里姆林官与他们直接对话。

  那一天会面时,斯大林提醒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你们要记住,第一,法庭审判不是针对你们的,而是针对我们党的死敌托洛茨基的;第二,既然你们反党最猖狂的时候我们没枪毙你们,那么在你们肯帮助中央与托洛茨基作斗争之后,我们为什么还要枪毙你们呢?第三,两位同志忘记了,我们布尔什维克都是列宁的学生和后继者,我们不想让老党员流血,不管他们对党有多大的罪过。”他讲得很有感情,听起来非常真诚,也很有说服力。

  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听到这里,彼此意味深长地交换了目光,然后,加米涅夫站起身,以他们两人的名义声明,如果不枪毙所有的布尔什维克,不迫害他们的亲人,并且今后也不再为这些人加入过反对派而判他们死刑,那他们两人就将出庭。

  “这是不言而喻的。”斯大林回答道。

  开庭前的最后一周,被告们在维辛斯基和内务部侦讯人员导演下,一遍又一遍地练习自己的角色,并在详尽的提示下,背诵自己的“台词”。叶若夫以斯大林的名义再次向他们保证:只要他们在法庭上能履行自己的“义务”,答应的一切条件都会得到不折不扣的兑现。同时,他又提醒自己的“谈话对手”,不得在法庭上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哪怕暗示也不行。不管是谁,只要有一个人敢“背信弃义”,全体被告人都将承担有预谋地不认罪服法的责任。

  1936年8月19日,人们期待已久的第一次莫斯科公审在工会大厦的十月厅开庭。审判长是乌尔利赫,法官们和书记员面向听众而坐。左侧墙边的小桌后是国家起诉人维辛斯基。右侧墙边坐着4排被告人,看上去无精打采,忧郁不安;当然也有红光满面,举止随便的。有经验的人一眼就可分辩出,谁是真正的被告,谁是冒充被告的奸细。

  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第二次坐在被告席上,这次被一道带上法庭的还有另外14人,其中有他们当时在列宁格勒的追随者叶夫多基莫夫和巴加也夫,以及托洛茨基分子斯米尔诺夫,以所谓新的证明材料为依据而提起的这次诉讼认为,这些被告分子已直接与托洛茨基勾结,他们的计划不仅是要杀害基洛夫,而且还要杀害斯大林和所有苏维埃政府领导人。对于维辛斯基来说,尽管没有物证,但要揭露这些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和发表激昂的起诉演说并不困难,因为对他在起诉中提出的罪名,被告们非但不会反驳,不会鸣冤叫屈,反而会想方设法予以承认。所以,他可以大胆地、绘声绘色地描述这骇人听闻的大阴谋。事实证明,被告们基本上履行了预审中承担的“义务”,一个接一个地对这一罪行供认不讳,可维辛斯基仍然强调被告在很多细节上“没有把话说完”。但他们究竟隐瞒了些什么,维辛斯基却避而不谈。

  此外,维辛斯基对奥利别尔格、赖因霍尔德、皮克尔等5个冒牌被告人的表现十分满意。无论哪个被告人,只要其陈述与预先确定的台词稍有出入,他们就会从椅子上站起来做一番纠正,甚至恶狠狠地咬住对方不放。维辛斯基似乎没有发现,他们由于太卖力,把被告人的角色演得太过分了。

  在结束起诉演说时,维辛斯基高声喊道:“我强烈要求将这群疯狗统统枪毙,一个不留1

  8月22日上午,即开庭的第4天,被告们都作了“最后陈述”。这可算是整个审判中最悲惨的一幕,被告们怀着能使自己的家庭和同志免遭斯大林迫害的希望,走到自己毁誉自己的极限,甚至“超额”地去完成侦讯机关强加给他们的“任务”,唯恐让斯大林抓住一丁点儿,成为其撕毁许诺的理由。

  8月24日凌晨2点30分,经过7个小时会议的审判庭成员重新出现在审判席上。在死一般的沉寂中,审判长乌尔利赫开始宣读判决书。这时,大厅各个角落都响起紧张的咳嗽声。审判长停顿了一下,等恢复平静后,才一个接一个地念完全体被告人的姓名,接着又来了个长时间的停顿,最后宣布判处全部被告人极刑——“枪毙1

  据说,加米涅夫勇敢地迎接了死亡;而生病的季诺维也夫是被抬到刑场的。就在临处决前的一瞬间,季诺维也夫还苦苦发出哀求:“看在上帝的面上,同志们,看在上帝的面上,请给斯大林打个电话吧1此刻他想起了斯大林的诺言……50多个春秋过去了,1988年8月4日,苏共中央“重新研究30至40年代和50年代初迫害事件材料委员会”发表公报,认为当年对“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反苏联合总部案”的调查,是“在违法和捏造事实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有必要为所牵连的受害者平反昭雪。公报指出,当时对该案定的罪名是:进行反苏活动、间谍活动、危害活动和恐怖活动,参与暗杀基洛夫,策划对党政领导人进行行动。在“详细分析该案件材料后证实,对他们的指控也是毫无根据的”,因在该案人士的活动中“缺乏犯罪内容”。苏联最高法院全体会议满足了苏联总检察长的抗诉,撤销了原判,为案件所涉及到的所有人恢复名誉。

上一篇文章: 《救亡日报》创刊(1937年) 下一篇文章: 刘海粟使用裸体模特儿引起争议(1925年)
    相关文章: 邓茂七聚众起义(1448年) [247]
    相关文章: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1842年) [189]
    相关文章: 比利时剧作家梅特林克出生(1862年) [193]
    相关文章: 第一辆摩托车在德国问世(1885年) [205]
    相关文章: 《小说月报》创刊(1910年) [227]
    相关文章: 电话在欧洲普及(1914年) [221]
    相关文章: 中共中央决定全体党员加入国民党(1922年) [196]
    相关文章: 美国飞艇创造环球航行新纪录(1929年) [210]
上述资料仅供参考,如果发现我们的数据有遗漏之处请告诉我们 参与讨论和修订资料
返回上页】【发给好友】【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 | 帮助中心 | 服务条款 | 友情链接 | 意见与建议 | 诚邀加盟 | 逸名吧 | 在线支付 | 广告服务
 
  Copyrights © 2005 unam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逸名网 当前版本:
法律顾问: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 王煜 律师  
技术支持:武汉逸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027-82831088 82822002  
ICP备案:鄂ICP备05015700号